快捷搜索:

《山乡巨变》:“他所歌唱的美丽和真诚,会永远生存”

  【重温红色经典】 

  作者:陈泽宇(中国作家网编辑、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伴随着新中国成立,当代文学史上诞生了一批脍炙人口、深入人心的“红色经典”。它们以强烈的史诗追求和卓越的艺术概括力,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艰苦卓绝的斗争实践。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我们选取了部分红色经典作品,与读者一起以文学方式,重新回顾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所走过的光辉而艰巨的奋斗历程。

《山乡巨变》:“他所歌唱的美丽和真诚,会永远生存”

周立波1958年3月在湖南益阳留影 资料照片

《山乡巨变》:“他所歌唱的美丽和真诚,会永远生存”

《山乡巨变》在《人民文学》杂志1958年1至6月号上连载,并于同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山乡巨变》:“他所歌唱的美丽和真诚,会永远生存”

《山乡巨变》在《人民文学》杂志1958年1至6月号上连载,并于同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山乡巨变》:“他所歌唱的美丽和真诚,会永远生存”

湖南益阳清溪村广场上的《山乡巨变》雕塑 资料图片

  少年时期务农、求学,青年时期参与革命与左翼文艺运动,20世纪40年代奔赴延安,在现场聆听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再次投身火热的现实生活,开始新的创作……这是周立波的生活轨迹,也是一代写作者的生命道路——有信仰、有力量,内心笃定、笔底有光。周立波及其同代人是与时代社会高度贴合的,他们从生活中来,到人民中去,命运连在一起,心也连在一起。

  从《暴风骤雨》到《山乡巨变》,周立波的文学理解、美学倾向、艺术风格不断求变,但他对重大历史变革时刻的关注与坚定不移的人民情怀始终如一。重温这部当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不难发现,《山乡巨变》是中国当代文学中颇具现实品格和艺术张力的作品,周立波通过农村合作化这一视角,挖掘新中国成立后农民的生产状况与精神状况,并对其中蕴含的国家观念、组织意识、互助理念等深入探讨,充沛地展现了特定社会时期的历史价值。

  周立波说,“假花是不打动人的”,“文学的园土是在人民生活里”。而今,清溪村的山水比以往更显青翠,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延续着周立波的文学道路,以真诚热忱之笔记录广阔时代的人民生活状况与乡村变迁经验,在文化与时代生活的深度融合中,在新山乡巨变的时代书写中,用文学为乡村振兴赋能。

  “无论什么花,都必定要把根子扎在土壤里”

  正如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广为传诵的名言,“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周立波的创作自始至终贯彻了对“扎根生活”的号召与要求。对于他来说,“扎根”不仅是满足于政治动员与组织形式的行动,更是自身创作实践的原动力,换言之,“扎根生活”一直是周立波文学创作发生的源头活水。周立波说,创作的好坏有很多因素,作家的政治品质、思想修养、艺术造诣、创作经验、劳动态度和个人才能都起着很大作用,但“源泉”是根本的因素,是“第一位的东西”,“无论什么花,都必定要把根子扎在土壤里,人民的生活好比是百花的土壤”。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